嘉宾合影
7月28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中国美术报》社承办的“新时代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
研讨会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鲁太光,《美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李虹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工,《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洋,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陈明,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艺术家孔紫、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主任尚可、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李晓柱、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赵培智等学者和艺术家代表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主持。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卢禹舜表示,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是文艺发展的双翼,二者是相辅相成、相生相长的关系。本次研讨会作为中国国家画院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而组织的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是中国国家画院作为美术创研单位自觉发挥代表性、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的具体体现。谈及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卢禹舜强调,今天,我们重温80年前延安讲话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深入理解并践行人民文艺观,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艺术创作要有独立的艺术品格,高尚的文化品质和鲜明的文化立场与个性追求,要做到不在市场中迷失,不无病呻吟,不做无根的浮萍、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要面向过去、面向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视野开阔、胸怀博大,就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劳动实践中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为人民抒写、抒情和抒怀。真正实现艺术与人民,与社会时代需要的统一。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以精品奉献人民。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艺术创作全过程、融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追求中。
研讨会现场
徐涟介绍,中国国家画院作为美术创作的第一方阵,坚持守正创新,培根铸魂,承担了大量主题性创作任务,特别是在建院40周年之际,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创作与研究、展览活动,推出了不少有分量的美术作品,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在重大主题性创作实践过程中也碰到了新问题、新困惑、新障碍,这也给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力。理论建设必须紧随时代、紧随创作,在艺术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认识、引导实践、推动创作。为此,中国国家画院将举办系列理论研讨会,直面创作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是主题性艺术创作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将理论家与艺术家汇聚在一起,共同研讨,相互促进,以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助力艺术家们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随后,陈池瑜、鲁太光、尚辉、李虹霖、郑工、王平、于洋、陈明、孔紫、尚可、李晓柱、赵培智等学者和艺术家代表,围绕“新时代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的主题,结合自身研究和创作经验,探讨了“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新时代美术创作人民性的表现手法、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艺术语言和人民形象的表现等相关问题。
观点摘要
卢禹舜:人民和人民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底色(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周年。二者强调的都是文艺为什么人和怎么为的问题。从我个人几十年的创作经验来看,对此的体会也是越来越深刻——文艺创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就像鱼和水一样,是天然相连的;二者也是双向反馈与互应互益的关系:一方面人民需要以人民和人民的生活为中心的文艺;另一方面,艺术家越是深入生活、深入人民,其艺术创作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越旺盛,文艺作品也越鲜活生动、深刻而有感染力;越是深入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感受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越是能创作出能够打动人心、揭示规律,激发广泛共鸣的有思想、有温度、有筋骨的优秀作品。
我在各个时期创作的系列作品,题材和风格虽有一些变化,但不管是诗意山水,还是主题创作,我创作的底色始终都是人民和人民生活。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人民和人民生活,我的这些创作灵感与艺术作品将如何产生!我出生在哈尔滨的郊区,东北广袤无垠的黝黑沃土,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还有白菜、土豆、高粱米饭、酸菜饺子……那些深植在我脑海里的一点一滴的记忆,都是我艺术创作无形的源头活水,为我提供了最原始、生动和丰富的创作灵感与源源不竭的创作动力。
近十年,我创作了一系列主题性作品。比如“乾坤大义·道输八荒”系列、“‘一带一路’·人类文明”系列以及扶贫、抗疫、黄河文化主题创作等。其中,“乾坤大义·道输八荒”系列主要创作在2012-2015年间。2012年,我参加“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70周年·走进延安”系列活动,在深入韶山等革命老区采风写生考察和重读红色经典的过程中,我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和启发,加上我小时候爷爷教我背诵的毛泽东诗词,给我的对毛泽东感性上的深刻认识,促使我开始尝试创作“乾坤大义·道输八荒”系列作品,之后,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逐步展开和2014-2015年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与领会,这部分作品,日趋成熟、渐成体系。后来我还在“‘一带一路’·人类文明”系列中,力图通过艺术的方式沟通民心,表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同时,还在深入贫困乡村调研考察的过程中,用画笔记录和书写了扶贫的颂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近三年,我也创作了一些暖人心、聚民心、强信心的作品,表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战胜疫情的毅力和必胜信念。近期《黄河安澜天下大穰》等作品寄托的其实既有地理意义上的祈愿也有文化文明意义上的祈愿,表达的是人民的心声。
总之,我的每一幅作品,都出自真诚,都来源于人民和人民生活的馈赠。因此,艺术家没有鲜明的立场是不行的。因为艺术家生产的不仅是文艺作品,更是精神财富,是塑造人、鼓舞人、感染人,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与时代的发展伟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神聚气,激励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文化和灵魂力量。
徐涟: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中国国家画院作为美术创作的第一方阵,坚持守正创新,培根铸魂,承担了大量主题性创作任务,特别是在建院40周年之际,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创作与研究、展览活动,推出了不少有份量的美术作品,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在重大主题性创作实践过程中也碰到了新问题、新困惑、新障碍,这也给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力。理论建设必须紧随时代、紧随创作,在艺术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认识、引导实践、推动创作。为此,中国国家画院将举办系列理论研讨会,直面创作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是主题性艺术创作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将理论家与艺术家汇聚在一起,共同研讨,相互促进,以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助力艺术家们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时代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确立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也直接决定了今天文化艺术创作所呈现出来的面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新时代美术创作指明了方向。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为工农兵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的形象有哪些内涵随着时代而发展与丰富?有哪些人物题材与表现内容可以进一步拓展?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在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上,可以有哪些突破,如何突破?等等。希望通过此次的研讨会,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于文江:“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回顾中国美术史,那些不朽之作,深入人心和动人之处就在于以表达出对生命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讴歌,一代代美术家,以扎根人民为创作圭臬,以关怀现实之心锤炼笔墨,传承中国优秀艺术传统,提升了艺术和人生境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家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创作出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如李琦的《主席走遍全国》、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刘文西的《祖孙四代》等等,无不洋溢出浓郁的生活气息。那么,“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有哪些呢?我想大抵可以归纳下面三点: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本质内涵;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对人类优秀艺术创作思想与实践精神的凝练与升华;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对中国现代美术史的进一步拓展和弘扬。
艺术如何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行创作,也已成为今天美术创作者在实践中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这个伟大时代艺术如何作为?美术家如何作为?是每一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应该思考与回答的问题。多年来,我在创作中一直秉承和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经常深入百姓身边和边远民族地区采风、写生,感悟当地生活和风土人情,先后创作了《聆听风吟》《凉山母子》《盛装大凉山阿咪子》等一批反映大凉山彝族生活的作品;后来又把精力致力于反映新疆地区题材的作品,创作了《葡萄熟了》《帕米尔高原母女》《我心飞扬》《春风拂过坎尔洋》等作品。特别是我在创作《哈萨克迁徙——春的牧场》时,多次深入到当地,和当地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深深被当地一个个善良淳朴的人物形象所感染;作品描绘和塑造了哈萨克族迁徙春天牧场的生动画面,当地人们在党的关心下幸福美满,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许多骆驼、牛、马围绕在人物周围,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整幅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活力。通过对生活的深层次挖掘,使这幅作品笔墨个性语言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艺术风格更加和谐统一,作品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从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
回望历史,一切杰出的艺术家无不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伟大的艺术作品无不具有深刻的人民性。艺术家只有融入到人民群众当中,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现实中发现美、认识美、表现美,从而将个人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融入构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为时代放歌、为祖国抒怀,努力创作出融人民性、时代性、创新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才能具备更加传之久远的生命力。
陈池瑜:新时代“人民形象”的塑造需注意三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梳理中国古代艺术史,几千年来,艺术的主体是为贵族服务、为宫廷服务,为文人士大夫服务,即所谓的“宫廷艺术”“贵族艺术”"文人艺术"。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让人民群众成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成为文艺服务的对象,这是中国文艺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方向,开启了文艺为人民的新航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和毛泽东的讲话精神是一脉相承的。2021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第一站来到美术学院,参观了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原计划20分钟的参观,延长至50分钟,他详细听取中央工艺美院到清华美院美术重大主题和国家形象设计作品创作、展示等情况介绍,仔细观看展品。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这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新时代美术创作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美术创作题材在表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线工人农民普通劳动者形象方面,取得了很突出的成就。近十几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主题性创作工程,包括由中国国家画院主持的“一带一路”、扶贫颂、黄河颂等项目,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中国国家画院的艺术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创作了一批精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如何塑造好“人民形象”方面,我想有几点需要注意:一要将宏大的叙事内容和普通人物的表现结合起来。美术家要聚焦一些普通人物形象,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大的事业,是由一个个人,一件件事来实践完成的,要通过发挖和表现普通的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个体经商者等典型人物形象来折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以小见大。第二,要将理性和情感结合。现在有些作品理性思想有余,但缺乏感人的力量,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还是要按照毛泽东说的那样无条件的,长期的到工农群众中去,到一线中去观察体验生活,增加和被表现的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才能创造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人民形象,才能打动观众。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除工业农业外,包括科技、民营企业家、公司等等,都可以加以表现,我们表现的题材要更宽泛一些。第三点,把主题观念和生动形象结合起来。在主题性创作中,美术家有时可能更多想到的是观念,把主题搞好,但是怎么创造生动的形象来表现主题,这就是一个问题。不能把形象变成观念的传声筒,要把深刻的历史内涵、社会意义和完美的形式及生动的鲜活的形象结合起来,使人民形象具有强烈的审美魅力和创新形式感,这样才能创作出与新时代相匹配的美术精品,使美术中的人民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持久的社会影响力!
鲁太光:“人民”概念的生成与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
我觉得这次会议主题特别好,对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进行深入研究,一定能深化我们对人民形象的认识,进而拓展其内涵与外延,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美术创作发展。
在座的大都是美术领域的艺术家或研究者,我是研究文艺理论的,对美术比较外行,所以我简单谈谈“人民”概念的生成和发展,看能否对各位有点启示。“人民”是在19世纪俄国文艺和思想领域生成的一个重要概念,特指从事传统农业的社会底层。后来,赫尔岑、别林斯基等革命民主主义理论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革命性改造,赋予其民主、进步内涵,为其科学化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概念与此有所不同,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和主力的,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有比较清晰的论述,他认为小农意识是现代社会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障碍,因而如何加以改造是一个问题。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中国革命,赋予“人民”概念以丰富内涵。在新文化运动中,现代知识分子、市民、工人已成为“人民”的有机组成,而随着中国革命开展,特别是在延安时期,农民也成为“人民”的重要组成,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工农兵”的提出应该在这个背景中予以观照。至此,“人民”的概念相对稳定下来,只是其中的层次有所区分。新时期后,淡化阶级意识,进一步释放其能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人民性问题,《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我觉得这是理解新时代“人民”概念的依据,这一定位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息息相关,这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宽阔空间。
尚辉:人民性是新时代中国美术自主发展的精神底蕴
(《美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自发表以来给予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性变革带来了伟大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美术新形态,无疑是更加彻底地贯彻艺术源自人民生活的这一艺术理论而积极推动现代性实践的结果。而当艺术成为一种政治标签时,也就背离了毛泽东这一闪光的艺术源自人民生活的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批判现实、乡土写实、民族风情和新潮美术等美术风潮,实际上都是对艺术源于社会生活的某种回归,只不过这种回归不再停留于单一的再现写实表现方式,而是积极地借鉴了现代主义艺术对于艺术本体、对于精神表现等多种艺术呈现方式的探索,即便在85美术新潮中,人们依稀能够触摸到一个民族涌动的思想激流,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在这个阶段更加深沉地彰显出人民改革开放的精神需求与勇于走向世界的民族形象。尽管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开始被更多的人接受,但中国美术的主流仍然牢牢地锁定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观照中。的确,已经国际化了的当代中国艺术依然体现出和国际艺术同步却未必同轨、同向的发展态势,其根本原因不仅有中华民族的历史与艺术自成体系,并使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双峰并峙,而且中国美术现代性的转型所解决的“大众性”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人民性”的本质特征,这使得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之中那种绝对的自由主义、绝对的个人主义、绝对的主观主义等,都只能被消散在当代中国美术建设的某种层面、某个局部,中国当代美术最鲜明的“当代性”特征,既不是个人或个体对整个社会问题的发问、反思与批判,也不是通过低廉的媒介表达精英主义式的哲学思考,而是始终和人民一起站立在中国社会生活的深处与改革开放的前沿,为中华民族崛起这个宏大磅礴的社会意识而深思,而反映,而激扬,而鼓舞。
显然,从“为工农兵的艺术”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这里不仅显示了不同时代对社会存在主体的不同认识,而且“人民”在艺术所反映的社会存在中具有更加“当代性”的群体认同性,而其不变的内涵都着眼于艺术主体与社会生活一一人民生活这个表现对象之间精神情感的统一性,把人民作为社会存在与社会生活的主体不仅意味着创作题材的无限广阔,而且意味着人民生活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无垠的空间与可能,也因艺术主体与表现对象精神情感的趋同性或统一性,从而决定了这种艺术总是以健康、明朗、欢快、激昂、高亢为亮色的现实主义基调。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艺术个性、对自我表现、对包括任何艺术表现形态探索与实验的艺术观念的否定,甚至也不包括对低沉、梦幻、晦涩、失落等精神心理表达的否定。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当代美术正是在这种多元多样的艺术探索中,再度形成了对中国美术现代性的自主认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表现主体的人民性共同构筑了这种现代性之中的艺术主体精神,从而使艺术源于人民生活的这一伟大理论真正成为构建国际化艺术之中的中国美术自主发展与探索的理论基石。
李虹霖:新时代美术创作中体现人民性的一些思考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确立的以“人民”为核心的价值观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美术乃至整个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核心,同样是“人民”。艺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回顾中国美术发展的百年历史,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人民”这一关键词一直贯穿在美术创作中。表现人民形象的作品也反映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今天我们谈美术理论与创作中的人民性这一问题,显然,在当代中国美术理论与创作实践中,美术的人民性遭遇到了一些新挑战、新问题。比如,过度依赖互联网美术资讯,通过摄影照片、投影等来进行创作等等。针对当代这些问题,我以为,首先,美术工作者应该更深入地、有针对性地学习历史,只有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才能看清一件事、一个人、一段时间的位置、作用与价值。第二,我们美术工作者应当认识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与挣扎。第三,在美术创作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是情感。当然,优秀的作品离不开好的艺术形式,要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同时,也应该注意不能因探索艺术语言形式的创新,而忽视了人民情感的表达。第四,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现实与理想的结合,注意写实与概括、提炼的结合。同时,还应该深入地进行自我追问,进行意义的追问,追问所创作的形式、内容、图式的理由和意指等等。第五,在借鉴中坚持真善美,遵循中国的“通变”规律,在创造性转化中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最后,我们文艺工作者应当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以更加丰富、更有营养的优秀文艺作品。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学会用“群众语言”“生活视角”进行创作。也应当把握时代主题、时代价值,用心用情用功讴歌伟大时代。注重从时代之变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讴歌人民、讴歌时代。
郑工:“人民形象”最重要的是体现美术家们的“人文关怀”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今天会议的议题是“新时代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人民”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哪些人才是艺术家表现的对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这一概念所指不同,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也不一样,所涉及的社会主题也不同。比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就有“唤醒民众”之说,指的就是生活在社会基层的劳苦大众。至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其创作题材大多表现城市贫民及工人的生活,强调底层叙事,反映社会的不平等及每个人的生存权利。1949年新中国诞生,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共和国”,《美术》杂志称《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叫“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成为一个崇高的称谓,也有了代表性的机构和人选。在美术创作中,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的宣传画,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的主体形象是“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前后排列,体现着阶级的区分。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农民是工人的同盟军,军人是工农子弟兵,“学”代表着知识分子阶层,“商”代表着工商业阶层。在强调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年代,人物的社会身份话语显得十分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不再强调阶级斗争,淡化阶级成分,解放生产力,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人民”这一概念内涵被打开了。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美术创作的题材与主题也越来越贴近生活,“人民形象”的概念也越来越具体了,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讨论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问题,我以为最重要的是体现美术家们的“人文关怀”。第一,尊重“人”,肯定个体生存意义及生命的价值;第二,关注“人文世界”,表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表现文化生成的力量;第三,回到“形象”,以“气息”为重,以“生动”为目的。古人说“气韵生动”,也就是这个道理。无气息,就没有生命;不生动,也谈不上艺术。论“人民形象”不能停留在抽象概念上,而应以人为本。至于艺术表现,就应注意将个体视角与整体表述相结合,注意主体观念的外化和客观物象的内化,解决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体与时代的关系。“气息”,既是个体的也有时代的因素,是综合性的。生动,涉及主体的情感体验及艺术的表现力,已超越了形象的范畴。
刚才,卢禹舜院长谈到“以人民为底色”。为什么以“人民”为底色,怎么以“人民”为底色?则需要我们更深入的思考。
王平:中国国家画院在职人物画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
(《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事实上,对于中国国家画院这样一个以创作研究为核心的美术机构来说,中国国家画院的画家一直自觉担当起这样的时代重任。这些年,中国的画院系统面临的舆论环境并不是特别好,社会上总是有这样和那样的不明就里的非议,甚至有“画院养了一群不下蛋的鸡”的说法,事实上,画院的画家并不是像外面所传说的那样,拿着国家的工资画着自己的画,他们需要承担很多国家的任务,他们的基本工资也比人们想象的要低很多。但是对于中国国家画院的专业画家们来说,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有自己执着的所爱,外面的闲言碎语也就姑妄一听,大家注意力还是在自己的创作上,而且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研究员,抱着一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更自觉地把自己的艺术跟国家民族复兴的伟业结合在一起,正是有这样的家国情怀,我们才欣喜地看到中国国家画院的在职人物画家如孔紫、赵奇、梁占岩、张立柱、史国良、杨晓阳、纪连彬、张江舟、王辅民、于文江、李晓柱、谢志高、卢志强、尚可、李爱国等近年来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水墨人物画主题创作。他们的作品,都体现出他们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现实深入的梳理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他们在建构中国精神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同时,他们肩负着中国水墨绘画向何处发展的使命,他们的作品和而不同,但都体现了当代水墨人物画家追求中国气派的努力。他们在艺术的创作动力、创作思维、创作理念、创作手法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多共性的创造和坚守。可以说,他们注意把握当代人的精神,着重艺术语言的时代感,强调主题创作对现代生活的积极影响,将国家、民族、个人在作品中有机结合了起来,他们作品中这些有深度的思考,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有一个补充,从而为建构中国精神起到积极作用。
于洋:呼唤新时代“鲁艺家”的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人民生活”作为文艺创作唯一源泉的原则判断,深刻影响了中国现当代美术进程。时至今天,我们应如何认知文艺创作人民性的特征?又应如何辩证思考艺术性与人民性、学术性与大众性的关系?很长时间以来,美术创作实践聚焦在“为了谁”“表现谁”“好坏谁说了算”等核心问题。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则主要涉及题材、风格、趣味三个方面,分别指向“画什么”“怎么画”和“为了谁”的命题。
与精英视角和学院领域的“延安学派”概念的学理阐述不同,对于“‘鲁艺家’的艺术”的赞颂,出自乡亲百姓之口,因而天然地带有一种原生态的、去精英化的意味。“鲁艺家”的称谓源自百姓民众,带着民间乡土的温度,也堪称一个承载着20世纪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经典样态的创作身份。“鲁艺家”更包含着一种源自广泛大众的期许,它在当时甚至成为一种荣誉称号,意味着作为艺术欣赏者的民众百姓的口碑,更从另一角度宣示着他们审美接受和价值评判的权力。
在百年文艺思潮发展的语境下,“延安学派”与“‘鲁艺家’的艺术”的共同出现显现出丰富的历史况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经由实践验证过的、自下而上的创作路向,那些超越了形而上的、比单纯理论建构的“纸上谈兵”更为实际和“好用”的方法经验,才能经受时代的砥砺和历史的淘洗,散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人民艺术家”是人民赋予和评判的,我们今天在建构“学派”的同时,也应呼唤更多新时代的“鲁艺家”和“‘鲁艺家’的艺术”。
陈明:形象建构与人民性的呈现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成果中,“人民”不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涵义也不断得以丰富发展。
人民形象表现形态的变化反映出时代要求下语言形态、题材内容变化,其背后则是主体意识和观看策略的变化。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美术创作中,人民形象的建构方式深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如“为人生而艺术”“走向十字街头”“艺术与救亡”“艺术为人民”等观念,其中所体现出的人民性是民主革命的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美术创作中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美术作品中的人民性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术作品中,人民形象的建构因更具个体化叙事特征而体现出多样化和特殊性;新中国成立后的美术作品中,人民形象的建构更趋于统一化,宏大叙事模式下的形象建构方式成为主流,集中表现为对时代的讴歌和集体主义的精神。
二、新时期之后,美术创作在题材、语言、风格、观念上都发生了变化,同时,来自西欧的各种思潮也冲击并改变着原有的艺术观念格局。在创作观念上,宏大叙事模式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个性化的叙事模式被普遍接受了,观察视角的个体化是造成新时期之后美术作品中人民形象建构方式多元化的重要原因,无论题材还是语言手法,在形象上都有了“平易近人“的特点,“高大全”的形象被还原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三、进入21世纪之后的美术创作无法忽略图像时代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对于现成图像的利用,与人民形象建构之间形成一种互动而有趣的关系,这是创作者对于历史图像的认识以及认识背后所隐含的历史观、艺术观的混合物,“他们以辩证的方式相互映射、相互生成”。从艺术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宏大叙事模式与个人化叙事模式的多元并存,体现出当代文化语境下精神形象与审美取向的不断发展,它预示着未来更多的可能性。而人民形象的建构以及其所隐含的意识观念和观看策略的变化,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美术创作的逻辑必然。
孔紫:表现真实可信的、鲜活的人民形象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
通过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时代背景的了解,更加深了对“讲话”重要意义的理解。讲话确立了“我们的文化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文艺方向。学习、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我们今天的美术创作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创作,就是说艺术家内心想说的话。鲁迅杂文《“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深刻地阐明了“言为心声、画为心声”的道理。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如何在新时代创作出反映时代、反映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心声的精品力作,取决于艺术家的站位,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我们不仅仅是对艺术本体语言的修炼,更要关注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民形象的认知和感受。这不是一次两次采风写生的形式能解决的问题,我感到这应是艺术创作者灵魂的叩问和反省。感恩时代,感恩为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付出生命、鲜血、辛劳、艰苦奋斗的所有值得敬重的先辈和无数普通人,用我们的真诚和同理心,去认识、了解、体会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人民大众的心声、向往和憧憬,从而通过我们提炼出的艺术语言,表现真实可信的、鲜活的、可敬可爱的人民形象。
尚可:以高质量的艺术创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主任)
对“新时代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进行深入研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前面各位专家对“人民”“人民形象”以及“新时代美术创作”作了非常清晰的阐释或解读。在中国美术史上,中国画于悠长的历史时空中,累积了宏富的视觉表达经验,历代画家创造了无数的绘画经典,人们漫步中国美术的历史长廊,对画家的创作进行赏读,获得了审美的愉悦或心灵的共鸣,丰富了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活,我想这即是艺术为人民的重要体现。以下我就“艺术为人民”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从主题内容方面来看艺术为人民。人民创造了历史,改造着自然,因此,新时代尤应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在历史上不懈奋斗的历史,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关注和表现人民的现实生活,反映人民情感与精神诉求。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努力捕捉富有正能量的创作主题,深入表现对生活的感受,以主题的鲜明揭示思想性的深度。在创作时也要思考主题表达的不同角度,总结历史的经验,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如此才符合美术正常的发展生态。
二、从受众层面理解艺术为人民。艺术的价值体现就是要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极大地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当然,我们也要研究不同层面的审美情趣,以及人民的审美需求,以多样化的艺术表达为人民服务,以满足不同受众。受众有大众和小众的区别,从美术欣赏的角度看,由于人们知识结构的差异,一般而言,专业性强或艺术探索中的绘画的受众可能会少,而雅俗共赏的作品的接受度比较高,其所谓“曲高和寡”,既不能因为“和寡”而不追求“曲高”,也不能由于注重艺术的探求而不考量艺术为人民的宗旨,应力图以多样的艺术语言与形式满足不同层面社会成员的诉求。
三、从美术发展的角度理解艺术为人民。历史上的绘画为代代人民所共享,由此可见,艺术为人民服务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问题,当某个画家被纳入历史的视野,他的作品无疑将得到永久流传,即具备了长期效应,可谓最大程度地为人民服务。因此,绘画创作应以艺术的高度为标准,从观念与实践上进行时代的跨越。美术的发展便是画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力图解决不同艺术问题而发生的流变,从美术发展的角度而论为人民服务,那应该是在艺术上有远见卓识,力攀艺术高峰,努力实现更长久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四、关于人民形象的塑造问题。对人民形象的塑造应感受真切,表现深入,反映人民形象的典型性、生动性、艺术性,为人民树碑立传。同时,立足当下的艺术语境,丰富塑造人民形象的表现手法,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充分呈现出人民形象塑造的现代性和当代品质。
对于新时代的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的话题,我想不仅是要塑造新时代的人民形象问题,还要在我们艺术的呈现上赋予新时代的艺术精神。总之,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同时应当注重美术的创作规律和发展规律,以高质量的艺术创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李晓柱:人民形象是多种优秀品质的集合
(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
“人民形象”这个主题特别有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形象逐渐清晰化。从蒋兆和、徐悲鸿开始,再到方增先、刘文西,人民形象作为人物画的主体,创作出许多感人的艺术形象。
新时期以来,随着时代的变革经典形象逐渐平民化,模糊化,从集体化而趋于个体化,从集体意识转向内心体验,人民形象的塑造不再会从生活中直接获得,所以我所理解的人民形象是多种优秀品质的集合,也就是说这个人民形象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我们画一个具体人物,这个人物身上不可能具备所有优秀品质,那么这个形象之所以具有典型性,它需要这个优秀品质把你内心的优秀品质诱发出来,与它产生碰撞,共鸣,集合为一种具有人性光辉的形象,这种形象不是通过观察和认识分别出来的,而是通过感受体验到的,通过跟他们深层心灵的交融碰撞而生成的。这个典型形象不是具体人,不是曹德旺,不是钟南山,也不是袁隆平,不是我们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具有大美品质的永恒的形象,具有人性中最优秀最突出的品质经典。
再有,就是对具体形象的超越。是生命境界提高以后的产物。你的生命境界和人生情感提高以后自然产生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愿望形象。这个形象也许是具象的也许是意象的,也许是人物,也许是山水,它同样会感染我们的心灵,这个形象对我们整个社会是有利的,对人与人,人与自然都是可以消解对立矛盾的。所以,创造性的形象是对现实世界在心灵境界上的超越,它会反哺现实世界。使人民的心灵得到滋养,使生命得到慰藉。
下面说两点人物画创作中的问题,第一,现在的人物画创作大部分缺少真情实感,没有心灵的交融,显得苍白无力,第二是功利化以及装饰化,偏向肤浅,看上去很美,其实并不高级。美其名曰为人民服务,其实它不是服务,而是在迎合,好的形象会影响世道人心,也能唤醒人们内心的光明。
再就是深入生活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完全没有进入体验状态。体验状态是你和对象一元的状态,无分别的状态,那才是真正的体验生活。你内心有什么你就会体验到什么,说白了,没有超出自我之外的表达,你高尚形象就高尚,你光明则世界就光明。
赵培智:我理解的人民就是平凡的劳动者
(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
作为绘画创作的实践者,我谈几点感受,这两年参加中国美协的展览评选比较多,昨天还参加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展览的评选,每次评完感受挺多。第一感受,现在展览特别多,作品特别多,但是特别打动你的作品特别少。画面背后基本上看不到画家的气息和精神,感觉没有生命,你感受不到人的气息,画家的气息,只留下形式和样式和技术,看不到画家的情绪和情感,这是特别普遍的一个现象,尤其年轻画家。显然我们很多画家的画与生活和自己并没有关系,甚至压根不了解所画的对象,更谈不上情感了。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第二个我想谈的,这几年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也比较多,体量非常大,但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并不多,我也经常思考这个事情,一百年后我们能留下哪些作品,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看历史上能留下来的作品一定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作品,他一定是能够打动你的作品。所以,我们有好的人民的形象,最终还是需要恰当的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说到底还是要画得好!我们主题创作里现实主义还是占大多数,我是觉得时代在发展,现实主义也有延展的可能性。因为你画过的受众是在变化的,是“80后”“90后”“00后”,他们都是伴随着卡通、游戏和影像长大的。他们生活在一个图像的时代,世界观与审美习惯和他们的父辈有极大的差异。我们还是用过去的方式去表现,我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会去看这些作品,所以,我是觉得现实主义唯有变化发展才能适应新时代人的审美需求,我也相信现实主义应该有他新的生命力。
刚才大家都谈到人民形象,多数是从人民的身份上说,我理解的人民就是劳动者,平凡的劳动者,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画家考虑人民形象可能更多说的是绘画形象。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考虑。第一,对艺术规律的研究和探究,因为我始终是觉得好的艺术一定跨越了地域、民族、国界,好的人物画一定是表达人性的,它里面一定有符合人类审美有一种共通性的审美的点,这个需要我们探究。说简单一点,人物形象的产生是靠轮廓,涉及比例关系,空间的关系等等,会有潜在的一些能够契合人类对美,对经典的一种要求,它会产生共性的审美规律,这是画家一直要研究的。另外,就是画家自我的表达,在共性规律上个性语言的探索,纯粹看画家的创造性和个性了。
编辑:代海丰